11月8日至11月10日,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安产业学院党总支书记李一源、院长徐红卫、副院长钟寅、院长助理张业清、谭珏、教务主任田志军、烹饪工艺与营养、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相关老师及产教融合综合服务公司工作人员一行组成调研组,赴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与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宜宾校区)调研交流。调研组希望通过此次与省外高校的经验交流,利用更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学院的专业建设提供新的思路,提升产教融合办学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并且着眼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完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从而实现教育与经济的双向互动,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交流会现场
11月9日上午,调研组一行赴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宜宾校区)进行交流活动,并参观了该校国内一流水准的“银杏·标准”教学酒店群落。该酒店群落与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实践教学区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酒店餐饮实训和实操的真实企业应用场景。设施包括中西餐新概念厨房、中式面点实验室、烘焙室、品酒实验室、调酒实验室、咖啡实验室、茶艺室、大型宴会厅和客房实验室等,使烹饪专业及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真正实现了“学习即工作、实习即就业”。
实地参观
交流会伊始,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安产业学院领导详细介绍了学院的组织框架、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等基本概况。
现场交流发言
随后,庞卫权副校长介绍道,学院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的“洛桑模式”实践教学起源于100多年前的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并结合自身院校的特色,建设了银杏·标准教学酒店。该教学酒店不仅属于大学,且因教学而建,主要任务是教学,为教学而生,与校区融为一体,实现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紧接着,庞副校长对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的“双驱动”实践教学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深入讲解,重点介绍了理实结合、工学交替的课程体系。
紧接着,庞卫权副校长对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的“双驱动”实践教学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深入讲解,重点介绍了理实结合、工学交替的课程体系,其中庞副校长特别提到该校“模块化、三阶段+三循环,螺旋上升的复合型培养”的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以及从简单到复杂、从感性到理性、从微观到宏观,从技能到管理再到战略,分阶段、递进式、复合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设置。
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宜宾校区)庞副校长发言
该校在办学模式创新和制度改革方面的探索,与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安产业学院的教育理念产生了深刻的共鸣,并且双方在进一步的资源共享与联合上达成初步意向。
11月10日上午,调研组一行前往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调研交流活动,并重点调研了作为学生真实工作场景实训的全省高校唯一“学校酒城文化创意美食街”、学校自建五星级首旅泸州建国饭店、四星级洲际龙涧假日酒店等实训场所。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美食街依托学院深厚的文化底蕴,围绕泸菜文化资源进行打造,设有泸菜博物馆、“觅空间”文创体验馆等多个功能齐全的人文、历史及手工体验场馆。
实地参观
对方院校介绍该校真实场景实训场所不仅是实训和实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技能提升的重要平台。在不同学期中,学生们能够在酒店内开展实训教学和岗位实训,通过实际工作环境的轮训方式,全面锻炼和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这样的安排有效地将课堂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帮助学生在真实的行业环境中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教学模式与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安产业学院的教育理念高度契合,充分体现了产教融合的深刻内涵;其“打造产教融合新高地,服务酒业发展高质量”的目标也为滇菜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启发。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实景
此次调研使学院领导对产教融合的深刻内涵有了更全面的理解,为提升专业建设、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云安产业学院将继续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提升产教融合办学能力,推动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双向互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合影留念
(文:王 薇、图:田志军、谭 珏、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宜宾校区)
一审:田志军、二审:李萍、三审:李一源/一校:赵丽姸、二校:李萍、三校:李一源/责任编辑:杨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