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上午,中国农工党中央文化体育艺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国农智库院长、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乡村振兴专项基金执行主任谢向英,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乡村振兴公益基金特聘顾问、云安产业学院产业导师创新工作室主理人张程铭到学院调研交流。云安产业学院院长徐红卫主持会议,副院长王雪莲、院长助理张业清、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参会。
会议就云安产业学院与国农智库的战略合作进行探讨,并聚焦咖啡人才培养体系和食品科学研究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对书法(魏碑)非遗传承落地云安产业学院、将非遗技艺与职业教育的工匠精神有机融合等交换了意见,同时在学院整体发展规划、产教融合路径及对外合作等方面交流了看法。
会议现场
谢向英主任一行在徐红卫院长陪同下参观了图书馆、耕读书院办公室、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室、职业礼仪训练中心、烹饪与食品加工综合实训中心等场所。
实地考察
座谈会上,徐红卫院长从合作模式、发展概况、建设重点、发展规划、文化传承与创新、阶段成果等方面介绍了学院情况。他表示,学院将努力达到示范性产业学院验收标准,并协同建成产教融合示范园区。
徐红卫院长作学院介绍
随后,谢向英主任对云安产业学院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表示,学院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共同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方面取得了优秀成绩。她建议,学院要紧跟国家“十五五”发展规划谋篇布局,结合云南自身优势,从产业端和人才端两方面共同发力,打造示范性产业学院。同时,谢主任建议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下功夫,以耕读书院载体,多方联动,将非遗技艺、工匠精神和厚植师生“三农”情怀融为一体,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助力农文旅融合,服务乡村振兴。
谢向英主任发言
张程铭顾问从产业学院整体战略构建定位、专业在“+农业”方面的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多项建设性意见。
张程铭顾问发言
最后,徐红卫院长表示,学院将积极争取与国农智库战略合作。在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特别是咖啡及特色药食同源产业端人才培养方面发力,并希望书法(魏碑)非遗传承落地云安产业学院。
本次调研和座谈,进一步明确了云安产业学院“协同构建边疆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发展新范式”的目标。未来,学院将进一步加强与外部交流与合作,推动学院在产业、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积极适应国家和我省职业教育发展新趋势,为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合影留念
(党政办公室供稿:文字:杨熳文/图片:梁 宇/一审:龚石彦、二审:李萍、三审:李一源/一校:赵丽妍、二校:李萍、三校:李一源/责任编辑:杨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