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安产业学院以第30个“4·23世界读书日”为纽带,以“文化育人·书香校园·乐读悦美”为主题,从4月1日开始举办十多个系列的推广活动。活动立足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特色,赓续红色阅读血脉,紧扣乡村振兴主线,通过多元阅读实践,为师生搭建传播思想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提升知识素养的平台。
思政引领,赋能耕读时代内涵
“耕读”蕴含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源泉、精神追求和时代价值。从“耕读荣身”的朴素愿望,到“胸怀天下”的理想追求,耕读文化具有自强不息、勇于担当的民族精神。
活动期间,中国作协会员、西藏军区原副政委吴传玖少将,中国作协会员、昆明文艺评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温星走进校园与学院师生共话红色经典、分享国防安全、家国情怀、军人精神、解读红色经典作品内容以及创作者背后的故事,让学生们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念与伟大精神,激发学生们对红色文化和红色作品的热爱与科技强国、科技强军意识结合,勤奋刻苦、淬炼意志品质,为学生的职业发展筑牢思想根基。
育人融合,阅读助力学生成长
职业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云安产业学院此次阅读活动同时紧密围绕专业学习展开。各专业教师们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与专业知识,为学生推荐了一系列专业相关的好书,并分享阅读方法与心得。在“师道书语・成长有径”专业好书阅读推荐活动中,环境艺术教学团队的老师推荐贡布里希作品《艺术的故事》,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夯实专业基础,让学生认识到阅读对于专业成长的重要性,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同时,活动还将阅读、思考与实践相结合。联动超星移动图书馆、畅想之星电子书、得到APP,共同助力学生成长。“大美河山·趣游云南”知识挑战赛围绕云南的地理风貌、人文历史、特色景点,通过线上答题方式,吸引了众多学生参与。学生们在答题过程中增长了对家乡云南的了解,厚植热爱家乡的情怀。“哪吒同行・阅动三界”阅读积分挑战赛借助数字化阅读平台,学生每阅读一本书籍、参与一次阅读讨论等都能获得相应积分,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得到・文明之旅”线下观影活动每周三晚均按时举行,结束后的交流讨论,学生们从视觉与听觉的角度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拓宽了视野。
与书同行,共赴春日阅读之约
为增强阅读互动性、趣味性,“4・23世界读书日”当天,学院精心策划了6个项目。“千人共读经典”,在跟随领读教师共读《劝学》《少年中国说》后,2023级供应链专业的李沅龙说,共读后感受到荀子《劝学》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修身习惯对于当代大学生无比重要;而2024级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的陈梦婷回味说,自己仿佛感受到梁启超先生“少年智则国智”的呐喊穿越时空,青年一代,唯有多读书,读好书才能担负起“少年强则国强”的责任。
“速背擂台”展示学生的记忆力与文学功底;“诗词飞花令”掀起诗词热潮,考验学生的诗词储备量与思维敏捷性;“解谜书页”寻宝将阅读与游戏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听书盲盒”提供听觉与名篇名著内容联动的全新阅读思维方式;“漂流书评墙”促进学生之间的书籍交流与思想碰撞。学生们有的穿上古装汉服,有的身着本民族盛装,手捧书籍进行阅读打卡,浓厚的古典文化氛围与精美的少数民族服饰交相辉映,校园里充斥着传统文化与阅读结合之美。
多样体验,拓宽学生阅读视野
“阅读马拉松”挑战赛,用21天坚持课余进行不少于一个小时的静心阅读,考验学生的阅读耐力与毅力,许多学生在挑战过程中养成了每日阅读的习惯,阅读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每周两场的耕道讲坛,不仅邀请专家学者教师们登台讲授,学生也可以组队申请登台,审核通过后,经过查阅资料、设置互动环节、试讲等环节也纷纷登台分享:中国传统服饰、宋代美妆、摄影技巧、瓷器知识、中医药文化等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在耕道讲坛上呈现出来,不仅展现了分享者们储备的丰富知识,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勇气以及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神话照进现实” 征文比赛以神话故事为主题,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神话元素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进行创作。学生们踊跃投稿,用手中的笔描绘出一个个奇幻而又富有现实意义的故事,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文学才华的平台。
阅读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云安产业学院以“4・23世界读书日”为契机,将系列推广活动与“阅读+思政+专业”育人模式结合,让学生们在阅读中洗涤心灵、收获知识、拓宽视野,不仅专业知识得到充实,综合素养也得到显著提升,展现了示范性产业学院“扎根地方、服务产业”的使命担当。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耕读育人”模式,为云南乡村振兴输送更多“懂技术、有情怀、能扎根”的新时代技能人才。
(供稿:耕读书院/文字:龚石彦/图片:梁 宇/一审:鲜丹妮、二审:李 萍、三审:李一源/一校:赵丽妍、二校:李 萍、三校:李一源/责任编辑:杨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