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8日19点,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安产业学院举行以“澶渊之盟”是个屈辱的条约吗?”为主题的《文明之旅》线下观影活动,23级建筑工程技术一班施鉴铭同学组织观影。
活动伊始,施鉴铭同学以金戈铁马的壮怀激烈为引,将城下之盟的扼腕叹息作衬,通过剖析战争背后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揭示五千年文明在血火淬炼中铸就的生存智慧。
罗振宇老师在《文明之旅》中解读公元1005年的“澶渊之盟”。当时辽军南下,虽攻势凌厉,但主帅萧挞凛被宋军射杀,士气受挫,宋朝皇帝宋真宗御驾亲征,宋军军心大振。双方僵持不下,辽朝萧太后提议和谈,宋真宗应允,派曹利用前往谈判。
最终宋辽约定为兄弟之国,宋向辽提供岁币,两国永久停战,并设立榷场开展贸易。罗振宇指出,这并非屈辱性条约,宋朝在战场上占据主动,30万岁币对宋朝财政影响微小,却换来120多年和平,节省巨额军费,促进了宋辽经济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
观影结束后,施鉴铭同学以“澶渊之盟是否屈辱”为切入点,引导同学们思考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博弈。施鉴铭同学提出:生活里诸如室友深夜喧闹、小组作业有人偷懒、财物借还不清等场景,恰似微型“战争”,我们该强硬回击还是妥协退让?他表示,澶渊之盟启示我们,智慧在于把握进退分寸。
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各抒己见。23级会计信息管理二班何明可同学提到,宿舍中未经允许私用他人物品令人困扰。分享了身边案例,有人因游戏账号被偷用问题,制定《宿舍公约》明确权责,不仅解决矛盾,还让宿舍成为卫生标兵。大家在交流中共同探寻与人相处时坚守底线与合理让步的平衡之道。
其实千年前的《澶渊之盟》早就给了启示:真正的智慧不是永远强硬,也不是永远软弱,而是知道什么时候该掀桌,什么时候该倒茶。此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深入理解 “澶渊之盟”,更引导大家将历史智慧运用到生活。在探讨人际 “战争” 场景中,同学们学会权衡坚守与妥协,提升了解决人际矛盾的能力,还在交流中培养了批判性思维与团队协作意识,收获颇丰。
未来,《文明之旅》观影活动将于每周三19:00固定举办,持续解析历史节点,助力学生借古鉴今。正如罗振宇老师所言:“我们读历史不是为了改变未来,而是透过历史的形成,更好地理解今天的自己,那些被制度塑造的选择,或许正藏着突破的契机。”
(供稿:耕读书院/文字:代禄翠(24级园林工程技术二班)/图片:董宏玉(24级园林工程技术二班)、吴慧仙(24级园林工程技术一班)/一审:唐 律、二审:李萍、三审:李一源/一校:赵丽妍、二校:李萍、三校:李一源/责任编辑:杨熳文)
上一篇:【耕道讲坛】 | 打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