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0日,适逢英歌舞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9周年纪念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名录),耕道讲坛举办了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歌舞”为主题的讲座,由24级电子商务二班代德月、刘金霞、李潇彤、杨德国、李厚静5位同学精心策划,带领师生回溯传统文化脉络,共赏非遗艺术魅力。
讲座伊始,代德月同学介绍英歌舞的起源与发展,重点剖析普宁、潮阳、陆丰、潮安文里等地域流派的艺术特色,展现其“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刘金霞同学从畲族文化、武术传统及傩戏仪式切入,阐释英歌舞的多元起源,并结合《水浒传》“108好汉”的经典形象,生动解读其文化符号的深层含义。
李潇彤同学聚焦英歌舞的舞台呈现,解析队伍结构、脸谱设计与“前棚后棚”布局(前棚为舞蹈表演,后棚为戏曲伴奏),呼应“前棚后棚写春秋”的艺术精髓。
杨德国同学现场示范英歌舞的经典动作,带领观众学习刚柔并济的舞步技巧。同学们踊跃登台模仿,亲身体验非遗艺术的感染力。
最后,李厚静同学总结了讲座核心内容,强调非遗传承的时代意义,呼吁青年学子以创新方式助力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此次讲座不仅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英歌舞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讲座收获满满,今后会更加关注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英歌舞等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绽放更璀璨的光彩。
(供稿:耕读书院/文字:黄艳(24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三班)/图片:舒翠莲(24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三班)/一审:唐律、二审:李萍、三审:李一源/一校:赵丽妍、二校:李萍、三校:李一源/责任编辑:杨熳文)
上一篇:【耕道讲坛】 | 打铁花
下一篇:【耕道讲坛】 | 演讲的道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