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5日19:40,我院“一站式”学生社区书社组织开展2025-2026学年秋季学期第三期耕道讲坛一一理想信念宣讲团第五期。
本次活动以“传承伟大抗战精神,让理想信念照亮前行路”为主题,由24级环境艺术设计三班禄恩靖、24级环境艺术设计二班李彦宜、24级园林工程技术一班方诗闲、24级环境艺术设计二班赵玉慈、24级烹饪工艺与营养一班侯尚巧、24环境艺术设计一班赵子媛、24级园林工程技术一班董雪、24级园林工程技术一班普紫薇共8位同学担任主讲人,带领同学们回溯抗战烽火岁月,解读伟大抗战精神谱系,探寻其当代价值与传承路径。
宣讲中,主讲人禄恩靖以“回望烽火岁月:伟大抗战精神的历史根基”为开篇,梳理全面抗战爆发的历史脉络,解析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精神丰碑,呈现军人、知识分子、普通民众等各界群体的抗战群像,深入阐释爱国主义、团结奋斗、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伟大抗战精神核心内涵。
主讲人李彦宜、方诗闲聚焦“精神谱系:伟大抗战精神的多维解构”,从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百折不挠的坚韧意志、开拓创新的智慧力量三个维度,结合历史英雄事迹与当代案例,展现伟大抗战精神在不同层面的体现与传承价值。
主讲人赵玉慈、侯尚巧围绕“时代回响:伟大抗战精神的当代价值”展开,通过科技攻关中的抗争精神、重大灾害中的团结力量、脱贫攻坚中的坚韧品格以及国际舞台上的民族自信等案例,揭示伟大抗战精神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主讲人赵子媛讲解“教育传承:历史记忆的活化路径”,介绍抗战主题博物馆数字化展览、VR重现历史场景等历史教育创新形式,以及校园中的精神传承实践、文艺作品中的精神传播和老战士口述史、家庭红色物展等“赓续红色血脉”的具体行动。
主讲人董雪带来“实践路径:新时代青年的行动指南”,从思想淬炼、社会服务、文化传播三个方面,为青年如何传承伟大抗战精神提供行动参考。
主讲人普紫薇进行“案例解析:精神传承的典型实践”,剖析华为“备胎计划”的抗争启示、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昆明市“血肉筑就生命线”社区实践、中国青年赴非洲抗战纪念馆志愿服务等不同领域的精神传承案例。
此外,宣讲还围绕“认知深化:精神传承的常见误区”,深入探讨了如何辨识与抵制历史虚无主义、规避形式主义传承、弥合代际认知差异,以及构建国际传播中的话语体系;同时解读了“阅兵仪式:爱国精神大传承”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并以“未来展望:精神火炬的代际传递”为主题,从技术赋能、全球治理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支撑、青年使命三个维度,勾勒出伟大抗战精神的未来传承图景。
本次宣讲活动是对历史的深刻回望,也是对理想信念的有力洗礼,充分展现了我院“一站式”学生社区文化自治育人的成效。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建设,构建“理论宣讲+实践体验+文化浸润”三维育人模式,推动理想信念教育与学生社区文化深度融合,助力青年学子在历史传承中坚定使命担当,让伟大抗战精神的火炬在新时代代代相传。
(供稿:耕读书院/文字:黄艳(24计算机网络技术三班)/图片:舒翠莲(24计算机网络技术三班)、肖祥梅(24计算机网络技术三班)/编辑:杨熳文/审核:唐律、李萍、李一源/校对:李萌、李萍、李一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