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站 学生工作网 农学与园艺技术学院 畜牧兽医学院 食品药品与大健康学院 互联网技术学院 招生网 经济管理学院

首页

【文明之旅】 | 聚焦公元1019年:文坛宗师是怎么掉队的?

来源:本站 浏览量:91 日期:2025-11-04

       2025年11月3日19:00,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安农文旅产业学院举办《文明之旅》线下观影活动,本期主题为“文坛宗师是怎么掉队的”,由24级大数据技术一班陈元花同学主持。

       观影前,主持人陈元花用生活中的例子向同学们解释了“华而无实”的概念。随后,她问道:“大家知道大宋的文坛盟主都有谁吗?”由此引出本期《文明之旅》的主角——杨亿。她还引导同学们带着“为何杨亿的文学作品在现代鲜为人知?”这一个问题观看本次影片。

       观影过程中,罗振宇老师聚焦公元1019年,以这一年朝局不稳的政治形势为切入点,引出了将在次年去世的文坛盟主杨亿,并对其仕途经历进行了详细解说,深入挖掘背后的底层逻辑。例如,杨亿11岁便获宋太宗赏识,与朝廷重臣交好,时人视其为神童,这也为他日后步入仕途奠定了权威基础。

       罗振宇老师还提到,杨亿开创的“西昆体”辞藻华丽、用典繁复,曾风靡一时,甚至导致唐人诗集一度遇冷。罗振宇老师表示,尽管杨亿才华横溢、机遇优越,却未能跳出时代的框架。他所创作的诗歌只是宋代特定文化环境的产物,未能与更普遍、更永恒的人类命题展开对话——这或许正是他与“西昆体”最终走向落寞的根本原因。
       观影结束后,主持人陈元花为同学们进一步阐释了“西昆体”为什么辞藻华丽、多用典故。她指出,杨亿的文学作品之所以未能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根本原因在于受当时社会形态的局限——其创作多依赖引用前人经典句子进行拼接组装,缺乏个体思考与创造性表达。随后,她向同学们提出两个问题:“在大学里,你会选择哪些方式跳脱出学校的局限?”“你认为个人的才华与时代局限性之间存在怎样的相互作用?”针对这些问题,同学们展开了热烈讨论。
       25级林业技术二班的毛月香分享心得:“如果有喜欢的特长,可以通过参加校级比赛,逐步晋级到省级乃至国家级赛事,在展示才能的同时拓宽视野。”
       24级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一班的陈龄艳说道:“才华借着时代发扬,但也因为时代的框架很难突破局限,实现更长远的影响力。”
       本期《文明之旅》不仅让同学们理解了杨亿文学影响力式微的历史原因,也启发大家认识到:思维唯有跳出固有生活环境的局限,方能通过创造性的表达,为自己铸就更持久的存在。
       《文明之旅》活动于每周一、周三晚19:00固定举办,持续解析历史节点,助力学生借古鉴今。正如罗振宇老师所言:“我们读历史不是为了改变未来,而是透过历史的形成,更好地理解今天的自己——那些被制度塑造的选择,或许正藏着突破的契机。”

(供稿耕读书院/文字陈元花(24级大数据技术一班)/图片陈国强(25林业技术二班)/编辑杨熳文/审核唐律、李萍、李一源/校对李萌、李萍、李一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