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8日19点,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安产业学院开展以“公元1010年大辽为什么打不服高丽”这一历史议题的《文明之旅》线下活动。活动由23级建筑工程技术一班施鉴铭同学主持。
施鉴铭同学以昆明大观楼长联为精彩切入点,借“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的恢宏史笔,为同学们生动讲述了云南在中华文明演进中的独特地位与历史变迁。 他进而引导大家思考:在中华文明的东北边疆,是否也存在一个与云南类似、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与文化特性的区域?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高丽。由此,施鉴铭同学回归本期核心主题:为何强盛的大辽王朝,在公元1010年倾力一击,却始终未能彻底降服高丽?
施鉴铭同学以“惯性驱动与历史延续”为视角,将辽丽战争的深层原因与日常生活中的坚持与碰撞相联系。他从辽丽战争的激烈交锋,讲到生活中“不服输、较着劲”的现象,引导大家共同探讨:强大的武力为何有时难以达成真正的臣服?我们又如何跳出生活中类似的“较劲怪圈”?
影片中,罗振宇老师详细回溯了公元1010年(辽圣宗统和二十八年)辽朝征伐高丽的关键一役。这场战争深刻揭示了陆地强权面临的安全困境以及文化认同在国际关系中的关键作用。
活动尾声,施鉴铭同学带领全体同学重温了气势磅礴的云南大观楼长联。 同学们在抑扬顿挫的齐声诵读中,感受着历史的沧桑与汉语言文字的独特韵味,体悟长联如何以壮阔景观串联历史脉络、借史抒怀,进一步激发了对古典文学与历史关联的深入思考。
《文明之旅》活动每周三19:00固定举办,持续解析历史关键节点,助力学生以史为鉴。正如罗振宇所言:“读历史非为改变未来,而是透过历史形成,更好理解当下的自己,那些被制度塑造的选择,或许藏着突破的契机。”
(供稿:耕读书院/文字:代禄翠(24级园林工程技术二班)/图片:董宏玉(24级园林工程技术二班)、吴慧仙(24级园林工程技术一班)/一审:唐律、二审:李萍、三审:李一源/一校:赵丽妍、二校:李萍、三校:李一源/责任编辑:杨熳文)
上一篇:【耕道讲坛】 | 打铁花
下一篇:【耕道讲坛】 | 敦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