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1日晚,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安农文旅产业学院在图书馆一楼阅读分享区举办《文明之旅》线下观影活动。本期活动以“杨家将的传说到底有几分真”为主题,由耕读书院唐律老师主持。
活动开场,唐律老师以“情感共鸣的时代差异”为切入点,结合个人经历与李白《静夜思》的文化体验,引发在场学生对“感动的本质”的思考。随后,师生共同观看本期的《文明之旅》。
罗振宇老师在节目中围绕公元1014年的文化语境,从“口语文化”与“文字文化”的差异切入,解析了杨家将传说在民间流传与史书记载之间的张力。他指出,口语传统通过讲述、表演与情感互动,塑造出鲜活、共情的集体记忆;而文字文化则更注重事实考据与逻辑构建。杨家将故事之所以深入人心,正是口语传播中情感凝聚与身份认同力量的体现,也反映出民间叙事与历史真实之间既交融又疏离的复杂关系。
观影结束后,唐老师组织同学们展开交流,邀请大家分享生活中曾被感动的瞬间。25级计网三班贺宗智同学谈到:“我曾因食用野生菌中毒,父亲在那段时间忙前忙后地照顾我。过去我总误以为他不喜欢我,那一刻却真切感受到他深沉却不善表达的爱。如今每次见到菌子,都会既害怕又心生暖意。”
25级计网三班赵晓萌同学也分享道:“高考那年,室友们瞒着我准备了生日惊喜。如今大家各奔东西,但每年生日仍会收到他们的祝福,仿佛我们从未分离。”
随后,唐律老师引导学生聚焦“口语文化”与“文字文化”两大核心概念,强调口语文化虽不及文字文化精确系统,却能通过面对面表达、表情与声音的细微变化传递真诚,承载集体记忆与身份认同。
本次活动不仅深入探讨了杨家将传说的传播逻辑与历史真实性,更启发学生在历史与情感、口语与文字的辩证关系中重新理解“真实”与“感动”的内涵。
《文明之旅》活动每周三19:00固定举办,持续解析历史节点,助力学生借古鉴今。正如罗振宇老师所言:“读历史不是为了改变未来,而是透过历史的形成,更好地理解今天的自己——那些被制度塑造的选择,或许正藏着突破的契机。”
(供稿:耕读书院/文字:唐律/图片:陈吉钱(24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一班)/编辑:杨熳文/审核:龚石彦、李萍、李一源/校对:李萌、李萍、李一源)